如何讓寶寶安度夏秋之交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8079次 |
夏秋交替之時,晝夜溫差變化逐步分明。小兒的進攻和調理功效較弱,這時家長們要多留意孩子的安康。夏秋之際小兒易患哪些疾病呢? 一、感冒 原因 ·秋季氣候多變,同時經過夏季,人體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 ·醫療氣象學家研究證實,感冒與氣象要素的變化值關系最大。進入秋季,各地的氣溫日較差都很大,午后的對流天氣,以及大范圍的冷空氣活動,都會造成氣溫的驟降。這種氣溫的驟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誘因。 預防 ·天氣由暖變冷,不要急于給孩子添加衣服,因為加上后就不好減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辦法是:您與孩子穿一樣厚薄的衣服,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孩子就不會冷。要知道,孩子雖沒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要蓋得太多。 ·天氣由冷變暖,也不能急于給孩子減衣服,可根據父母自身感受,比自己稍晚幾天減衣服,如果您沒有因為減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給孩子減也不遲,但要比大人少減一件單衣。 ·掌握“春捂秋凍”原則,再根據當天的天氣預報、氣溫變化、您自己的感覺,有計劃地給孩子增減衣服。不要隨心所欲,想給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聽孩子的。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凍著,天氣一涼,就不讓出屋。孩子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鍛煉,等到春暖花開時節,或接觸了感冒病人后,因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二、秋季腹瀉 一說到秋季保健,秋季腹瀉不能不說,它是一種好發于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后才發病的。此外,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療,多數病孩在一周左右也會自然止瀉。 好發年齡 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 癥狀 ·在出現腹瀉前,患兒常常有1-2天發熱、咳嗽和流涕,接著出現水樣噴射而出的腹瀉,一天拉10多次,嚴重的拉30-40次; ·拉出的大便很像蛋花湯,稀水中飄浮著片片白色; ·小兒口渴,但喝水后很快又拉出來。 后果 ·當患兒嚴重吐瀉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周到的醫治和護理,一旦患兒出現大量脫水便可導致嚴重后果; ·個別患兒可因合并腦炎、腸出血、腸套疊等而危及生命。 預防 父母對此應有足夠重視。注意觀察小兒有無脫水,可根據小兒神情、皮膚干燥情況、口唇干燥程度、眼窩是否凹陷、尿量多少、是否想喝水、哭時有無眼淚等方面來看。 治療 治療秋季腹瀉時,如果父母在做好飲食喂養和口服補液,通常不會發生問題。癥狀較輕的患兒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液鹽,這種配方不僅可以補充液體,而且還有補充肌體丟失的電解質和堿性物質的作用。一般用法是從醫院取回口服補液鹽后,按醫生囑咐加入一定量的溫水,并在指定的時間內喝完,只要小孩不嘔吐,可糾正輕、中度脫水。癥狀較為嚴重的患兒則應進行靜脈補液。 日常護理 ·如果患兒有食欲,就應該繼續喂養,母乳喂養的孩子仍哺母乳; ·人工喂養的孩子,應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釋牛奶;已添加輔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條。 >>網友kyonizuka2發貼提醒:夏秋之際,呵護寶寶不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換季提醒:小兒肺炎不一定發燒 導讀:專家提醒大家,夏秋季節交替時,空氣干燥、氣溫變化大,容易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等疾病,也是流感、肺炎、甲流的頻發期,所以要注意這些流行病的預防,特別是老人、小孩和基礎病患者。 兒童換季感冒的中醫防治 導讀:兒童的絕大多數感冒都是從溫度降低開始,都是從寒開始的,一次偶然的溫度降低,就會導致身體正氣不足的孩子因為缺乏足夠的防御能力而被外邪入侵,進而發生感冒。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