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女人男人見了最不爽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539次 |
“哎喲,你這圍巾可買貴了,我在英國的時候,正宗的蘇格蘭圍巾才10英鎊一條! “這里哪有讀書的氛圍,英國劍橋里那才叫有讀書氣氛,我在那里的時候感覺空氣中都透著那文化的氣息!薄吧虾5钠放铺F了,我在英國的時候,買一個BY的包才110英鎊!薄 你可別以為這位是英籍華人,雖然她滿口滿口的“我在英國時”,可事實上她和英國的關系也就是春節時參加了個“八日游英國”的旅行團,其中還有兩天在飛機上。 雖然她善于和你大談而特談英國的文化、建筑、社會氛圍……但事實上她根本不會英語,在有限的六天旅游中她走馬觀花轉了一圈,每天都在導游的安排下去唐人街的中餐館吃的飯。不過不管怎么樣,交談場合她總是“主角”,“我在英國的時候……”“我在日本的時候……”“我在泰國的時候……”,算了,趕快避開她吧,因為接下去她就該和你談她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精彩生活了。 二、年過三旬仍然自稱“我們女孩子”的女人 “女孩子”大約是現代漢語中最缺乏專利保護的詞語之一。8歲的女孩子是“我們女孩子”,28歲的是“我們女孩子”,38歲的主兒也敢跟你嬌滴滴地自稱“我們女孩子”。這是一個“女孩子”濫情的時代,也是一個“男孩子”容易被人吃豆腐的時代。在一個“老中青”三代女性都喜歡自詡“女孩子”的時候,我們也不必對一些太在意一些挺著大肚腩、眼角滿是褶子的男人幽幽地用純正的臺灣腔國語對你傾訴:“我們男孩子……”――當然如果你窮追猛打地話會喪氣地發現他們不過來自上海某個郊縣或者再遙遠一點的新四軍的故鄉鹽城。 年過三旬仍然面不改色地自稱“我們女孩子”需要一點指鹿為馬的勇氣和與世俗抗爭到底的信心。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作派算不上撒嬌,女人怕的就是不撒嬌。而執拗地將自己長時間地劃入“女孩子”隊伍的女人們,其實早已遠離了撒嬌的“純真年代”。 共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