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健,武漢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少兒工作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幼兒早期教育的研究,頗有心得。
汪之頊,醫學博士,青島大學醫學院教授,醫學營養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方向婦幼營養學。
兩位專家雖專長領域不同,但工作之余常信件往來,探討所遇問題,交流成功育兒經驗。本刊征得專家同意,特與讀者共享專家信中具有代表性的育兒知識。
汪教授:您好!
2008新年之際收到您的來信,非常高興。信中詳盡的解答使我了解到很多嬰幼兒營養學的新內容,看來今后在營養專業方面,需要向您多多請教。
來信提到“0~3歲嬰幼兒的早教問題”,這也是我目前關注的重點。由于0~3歲的嬰幼兒正處在腦部發育的關鍵階段,必要的早教介入將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包括智力發育、情感發展等方面)產生很大影響。國外更有專家提出“窗口期”的概念,即嬰幼兒處于0~6歲時,有其特殊的“學習窗口”,牢牢把握各個“窗口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早期教育,孩子接收新知的速度會比較快,學習效率也較高,IQ水平也得到提升。
在外國,嬰幼兒的“窗口期”之所以受到特別重視,因為多項研究發現:孩子4歲時的智商(IQ)與17歲時的IQ存在較高的相關性,達到71%。也就是說,兒時智商較高的孩子,長大以后很有機會保持領先的智商水平。所以,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日本,很早就提出了針對該年齡段嬰幼兒的“嬰幼兒教育計劃”。
目前,我們也正研究在我國如何推動嬰兒“窗口期”的早教工作,讓更多孩子從嬰兒開始,智力發育就能得到提升。要達到這個目標,我認為除了早教,充足的營養對智力發育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它是智力發育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那么,這個時期的營養需要特別注意些什么呢?也會像早教一樣有營養的“窗口期”嗎?
祝新一年合家安康!
楊 健
2008年1月5日
楊教授:您好!
與您探討嬰幼兒養育領域的相關問題,同樣使我獲益良多,雖然我們的專業不同,但研究方向和目標卻是一致的。
您在研究中發現,對于0~4歲的兒童,有必要在營養和早教兩方面給予更多關注,這一點我非常贊同。從營養學角度看,雖然沒有“窗口期”的說法,但是也有非常關鍵的時期,那就是0~12個月,它被稱為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0~12個月的嬰兒,腦部發展非常快。記得嗎,上封信中我給您提到:根據腦部發育曲線, 12個月時,腦部發育比起出生時增長175%,18個月后比12個月時就只有18%了。因此,及時補充腦部營養,特別是高水平的DHA和ARA非常關鍵。腦部的發育是不可逆轉的,如果錯過了時期,再來補充營養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最近,美國相關的營養研究有突破性的發現:在嬰兒期補充足量的DHA和ARA,不但在18個月時智力發育指數(MDI)高7分,到4歲時智商(IQ)仍然高7分!也就是說在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持續補充足量的DHA和ARA,不但能在嬰兒期幫助腦部發育,在孩子長大后同樣能幫助他們智力領先。
這個新發現,由美國營養專家貝茲教授跟蹤研究獲得的。上次書信中我曾給您介紹過貝茲教授的一些研究成果:他把出生后4個月內的嬰兒分成兩組,一組的膳食中持續補充17毫克/100千卡的DHA和34毫克/100千卡的ARA,另一組未有補充DHA和ARA。到18個月時,補充足量DHA和ARA組嬰兒的智力發育指數(MDI)比未添加的嬰兒要高7分。4年后,貝茲教授對這兩組嬰兒又進行了跟蹤研究,長期研究數據發現:這群在嬰兒期補充足量DHA和ARA的嬰兒,長大到4歲時,IQ比未添加DHA和ARA組的嬰兒仍然高7分。
結合您在來信中提到的外國研究:孩子4歲時的IQ與17歲時的IQ存在較高的相關性,那么,在腦部發育黃金期補充足量的DHA和ARA,能讓嬰兒在18個月及4歲時智力領先,這種領先優勢很可能延續至17歲及以后。也就是說腦部發育黃金期給嬰兒補充足量的DHA和ARA,對嬰兒智力發育的推動將是長期的、持續的。
如此看來,營養學上的“黃金期”和早教上的“窗口期”對嬰兒的腦部發育都有異曲同工之處!
不過“窗口期”的概念在國內來說好像挺新的,您能為我詳細介紹一下嗎?
祝您新一年萬事如意!
汪之頊
2008年1月19日
編輯們也對汪教授的問題極感興趣,楊教授會怎樣解答呢?讓我們共同期待!熱切歡迎讀者朋友來信或登錄我們網站BBS留言,將您的想法和經驗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