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發燒寶寶犯下的錯誤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814次 |
發燒本身是顯示機體正在和病菌、病毒作抗爭的一個信號,也是許多疾病的表現癥狀。一般來說,孩子發燒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耳朵感染、尿道和胃腸感染或是其它多種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盡管小兒發燒相當常見,但也會令父母一籌莫展,犯如下的錯誤:
錯誤的體溫測量時間
孩子的平均正常體溫是37℃,但一天中會有上下變化。有的孩子在短短的數小時內體溫會上下相差近2攝氏度。通常清晨體溫最低,下午或傍晚達到最高。有時體育鍛煉、情緒興奮激動、進食和周圍環境等因素也會導致體溫升高。父母應該在孩子完全平靜下來,或是在吃完一頓熱菜熱飯30分鐘之后才測量體溫。另外,向醫生敘述孩子病情時,應告訴醫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時間給孩子量體溫的。 錯誤的體溫測量方法 為不滿5歲的兒童測量體溫的最精確的方法是采用直腸測量法。 可以在帶孩子上醫院看病時,請醫生為你作示范操作。耳朵溫度計對3歲以下的幼童不太適合。在孩子大約5歲左右時,基本上可以用口腔溫度計為他量體溫。當孩子腹瀉、惡心、嘔吐或熟睡時,也可以采用腋下體溫測量法。就醫時應該告訴醫生你是用什么方法為孩子量體溫的。 只關注發燒癥狀 體溫本身并不是觀察兒童疾病的真正的最關鍵的方法。對成人來說,體溫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輕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為他們的身體對溫度的控制還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發燒也達40℃,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孩子發燒時,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如果發燒的孩子出現以下癥狀,不管體溫如何,都應請醫生診斷。 1、一直哭鬧不停,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他就哭鬧。 4、脖子僵硬,不靈活。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跳)。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孩子體溫反彈時,過分焦躁不安 退燒藥并不能治愈那些引起孩子發燒的疾病,只是能在2到4小時內降低孩子的體溫。此后,孩子的體溫會反彈。父母要有準備,接受孩子體溫反復的現實。 共2頁 1 2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